市场动态
2013年我国总体顺差收窄
时间:2013-02-12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2012年,在世界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外贸形势也受到拖累。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弱势增长的态势难以根本性改变。笔者认为,2013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国际国内的风险因素叠加仍将对我国外贸造成较大压力。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速较2012年有所回升,但仍将远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进口增速会有所提高。出口高速增长传统模式的黄金期已过,中长期看,出口增速上升空间有限,将在低水平企稳。
世界经济 延续低速增长态势
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中出现明显分化。美国经济在2012年表现出极强韧性,在经历了短暂低迷和欧债危机、财政悬崖的冲击后,在去年第四季度再次呈现强势复苏态势。欧洲经济节节走低,整体陷入衰退,考虑到欧洲各国的财政紧缩,衰退和低迷将继续在2013年伴随欧元区。日本经济在短暂复苏后再次失速,这也推动鹰派立场的安倍晋三得以再度掌权。新兴市场经济也逐季下滑。
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弱势增长的态势难以根本性改变。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经济运行的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仍在聚集,但部分领域已现积极变化。欧洲不断寻求缓解债务危机的办法,美国再工业化成效初显,各国财政金融再推刺激政策。随着2013年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推动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也将在积极政策的刺激下缓慢低速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2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前景展望》,2012、2013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3.6%。
美国经济持续缓慢复苏。2012年前三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分别增长2%、1.3%和2.7%。12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49.5%升至50.7%。消费环比增0.5%,好于预期的0.2%,工业产出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增长。12月份核心CPI 为1.9%,环比持平,PPI 环比跌0.2%。12月美国非农就业新增15.5万人,失业率与上月持平(7.8%)。12月,美国新房开工量按年率计算同比增长36.9%,增幅创四年来新高。美联储最新褐皮书报告显示,受汽车和房屋销售的提振,2012年12月美国多数地区经济均有所增长。这表明美国经济经受住了“财政悬崖”谈判危机的考验,并呈现逐渐企稳的复苏动能。
欧元区经济仍不稳定。欧债危机尚未出现根本性转机,中期内重债国的债务压力和核心国的衰退压力难以缓解。2012年12月,欧元区和德国制造业PMI 再创近五个月来新低,分别由11月的46.2%和46.8%下降至46.1%和46.0%,法国制造业PMI由44.5%小幅回升至44.6%。制造业景气一蹶不振,预示欧元区2012年第四季度GDP收缩幅度可能加大(欧元区经济已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德国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其2012年4季度GDP环比收缩0.5%,为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季度表现。经物价调整后,2012年GDP同比增长0.7%, 低于2010和2011年4.0%和3.2%的增速,显示德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2010年12月起已持续高于欧央行制定的目标,工业生产者价格(PPI)有触底回升趋势。通胀与就业压力严重挫伤了欧元区消费者信心,需求疲弱短期内仍将持续。
日本经济前途未卜。2012年日本第三季度GDP修正值环比下降0.9%,按年率换算为下降3.5%,均与初值相同。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0.1%。由于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可以判定日本经济已陷入衰退。2012年12月,日本经季节调整后的制造业PMI为45.0%,连续7个月低于50%,创2011年5月以来新低。11月份经常项目赤字2224亿日元,为同年1月份以来第二次出现赤字,贸易状况继续恶化。为刺激经济复苏,日内阁批准了10.3万亿日元支出刺激计划,还制定了一项13.1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计划,并立誓要与日本央行合作,共同对抗通缩。但是,力推日元走软的宽松货币政策或许并不足以使日本摆脱衰退,尤其是作为资源进口国,日元大幅贬值将提高相关企业的进口成本,削弱其竞争力。
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不明朗。2012年12月,印度制造业PMI达到54.7%,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巴西制造业PMI为51.1%,增速较上月放缓。俄罗斯制造业PMI由11月的52.2%回落至50%的临界点,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扩张趋势。发达国家经济下行正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给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负面影响,而新兴经济体自身又存在金融风险、资本流出和货币币值大幅波动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阻力加大。未来新兴市场面临潜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中国经济增长 由放缓转为平稳增长
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房地产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增速都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企业去库存力度也明显减弱;但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仍然疲弱,显示增长动能的提升尚不稳固。全年GDP增长7.8%,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我国经济已实现软着陆,最低谷的时期已经过去。
2013年1月我国制造业PMI数据为50.4,连续第四个月处在荣枯线50%上方。2013年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企稳复苏的过程。随着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并发挥成效,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IMF等机构普遍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快于2012年。但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需求增长受到一些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
预计2013年总体顺差收窄 贸易顺差占GDP比例下行
2013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仍难言乐观,国内外风险因素叠加将对外贸发展造成较大压力,突出表现为:一是外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疲软、风险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企业订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的局面还将持续;二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持续加大,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三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近年来,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外贸难现昔日的持续高速增长。
世界经济已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对我国外贸利好作用有限,预计外需的改善并不明显。国际经验表明,中国出口的高增长可能已触及“天花板”(一国出口金额占全球GDP的比重不超过3%,一国出口金额全球占比不超过10%)。这意味着我国出口高速增长传统模式的黄金期已过,中长期看,出口增速上升空间有限,将在低水平企稳。2013年美欧等发达国家私人与公共部门去杠杆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其贸易逆差的纠正。对应地,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国贸易顺差将随之减少。我国出口竞争力有所减弱,以大宗商品进口为主的一般贸易逆差将持续扩大,总体顺差将呈收窄趋势,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将进一步下行。
在对国内外环境做定性分析和研判基础上,通过选用一定的计量经济模型,参照一些相关变量变化趋势,对2013年我国出口和进口总额进行了定量预测。根据计量模型测算结果,综合考虑其它因素, 预计在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不发生大的逆转形势下,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约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总额约2.23万亿美元,增长9.0%,进口总额约1.96万亿美元,增长8.0%。贸易顺差约2700亿美元。具有综合优势的出口商品仍是外贸稳定增长的基础,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将继续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将继续快于东部地区,贸易结构总体上将继续优化。(刘建颖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