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钛业“去产能”三思考
时间:2016-06-03 信息来源:www.chinatio2.net
鹰一生可以活到70岁,在40岁时却要经历一次生死抉择,一是静静地挣扎等待死亡,二是通过长达150天的脱胎换骨再到蓝天翱翔30年。鹰选择了后者。
目前我国钛工业经历了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钛生产和消费市场。但是随着企业在低端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打价格战和打消耗战,市场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导致低端钛产品严重过剩。这给一些企业造成了致命的冲击和伤害,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投资热情。再加之近几年来,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行业发展徘徊不前,许多钛加工企业游走在亏损和停产的边缘。这种只重规模,不重质量的发展道路,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面对此情此景,钛加工企业也面临着像雄鹰一样的抉择,是选择创新变革继续飞翔,还是在沉默中被行业淘汰出局直至死亡?当然,明智的选择必然是创新变革、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继续飞翔。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面对行业发展现状,“去产能”破解发展难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怎样推动钛行业企业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促进企业兼并整合,真正实现钛加工企业“凤凰涅盘”?对此,引发了笔者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钛行业“去产能”能不能快刀斩乱麻?
李克强总理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长期叠加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指标日益提高,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化解过剩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要以‘壮士断腕’精神。”这些表述,都表明中央“去产能”的决心。但是我们也要冷静的思考一下,过剩产能谁来界定,怎样界定?是政府部门、银行、行业管理者,还是资产管理者?也就是规矩谁来定?
我们不妨先来温习一下“去产能”的定义,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升级的方法。钛行业市场在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国内庞大的钛行业销售市场,从2012年开始,国内高能耗、高污染的海绵钛加工、钛白粉制造企业,由于产品供大于求,加上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许多企业相继出现了关停并转的现象。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许多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或者已经成为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钛行业的健康发展。“去产能”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剔除这些不适应市场发展,已经没有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就笔者拙见,这些企业的筛选和界定需要很长时间,绝对不能简单地、随意地,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来解决,同时,也不能搞一刀切。“去产能”将不是一蹴而就,将会经历一个缓慢的、艰苦的、繁杂的过程。
思考二,钛行业“去产能”将会从那些企业开始?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的数据,就海绵钛产量而言,2014年中国海绵钛产能达到15万吨,到2015年实际产能8.8万吨左右,大幅降低了50%左右。2015年实际海绵钛的产量为6.2万吨,实际销售量5.8万吨,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海绵钛产能严重过剩。国内市场对普通海绵钛需求下降以及钛产品的结构性过剩,直接导致许多从事钛初级加工的海绵钛企业,减产甚至是停产。
因此,钛行业“去产能”就要从海绵钛加工企业开始,从生产低端钛产品的企业开始,从生产技术工艺落后、制造装备落后的企业开始,从市场上拼抢最厉害的初级产品开始。同时,“僵尸企业”干扰了钛行业正常的发展,也对钛行业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和破坏。对此,笔者认为,面对如此情况,对于一些高耗能、低产出、粗放式的钛加工企业,关停是必要的。
思考三,“去产能”能促进钛加工企业的什么?
其一,“去产能”促进行业企业设备更新、技术和管理创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居首位。钛行业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魄力,钛加工企业要想在新的变革中不被淘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就必须要创新。像宝钛集团一样,奋力开拓市场,在北京平谷石林峡景区钛合金飞碟玻璃观景台的钛合金板材使用量达到20余吨,成功开拓了新的产品市场。所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是要有雄鹰蜕变的精神,就要依靠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开拓市场,去适应市场和环境的需求。
其二,“去产能”会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就钛加工材生产企业而言,随着国家对环保、生态等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不断加大投入,传统的民用钛材使用量占比重很大的化工、冶金、电力、制盐等领域,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减少。而新兴高端市场航空航天、船舶、医药等领域则出现大幅增长的势头,预测将来上述三大领域钛材需求量将超过传统的化工业对钛的需求。不难看出,国内钛材市场方兴未艾,而且有蒸蒸日上的势头,钛材加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脱胎换骨”正当时。这对于钛材加工的企业来说,市场的新需求、新变化、新趋势,都考验着我们决策者的智慧,即是机遇,也是考验,更是挑战。
其三,“去产能”会促进企业加强沟通和协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钛白粉市场今年迎来“五连涨”的小阳春,得益于国家去库存的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企业间兼并重组、改革创新的成效初显。其它涉钛企业在低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互相压价,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微利将成为企业盈利的常态。高端钛材应用市场,如航空航天、核电、医疗器械、海水淡化等领域技术含量高、研发成本高、准入门槛高,企业介入困难,这些因素必然加速企业间兼并重组、合作共赢的步伐。
老鹰为了再到蓝天翱翔30年,要经历150天漫长的磨练。那么,对于我国的钛企业来说,如果选择了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就要承受像雄鹰一样去喙、脱毛的痛苦经历。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和困难的,但只有能忍受剧痛和生死危机,坚持转型升级的钛加工企业,才能重获生机,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