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我国钛白粉行业需打好“持久战”
时间:2013-11-27 信息来源:www.titanos.com
在过去的几年间,国内钛白粉行业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00-2011年,我国钛白粉产能由34万吨/年增长到262万吨/年,产量由31万吨/年增长为181.2万吨/年,接近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产能和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5%,远高于世界同期平均增速,成为世界第一大钛白粉产销国。
但由于目前国内钛白粉生产工艺以硫酸法为主,高排放高污染且行业普遍亏损,企业普遍无力承担治污成本。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考虑出台相关环保政策。
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钛白粉行业分会秘书长郭欣荣介绍,新修订的《钛白粉行业准入条件》规定,不论什么钛白粉工艺产能,其工艺副产物必须建立起“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不论是国家鼓励类工艺流程还是新增限制类工艺流程,都应当采用目前国内、国际先进工艺,从而避免和阻止“平面化产能扩张”的弊端,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
除了准入条件,《钛白粉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初稿也已制定完成。根据初稿,文件将在清洁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理等方面提出要求。
“随着环保升级,钛白粉行业势必将和欧美地区一样经历去产能化过程,催生行业升级,提高氯化法比例,提升行业集中度,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将会逐步显现。”蔡绪波表示。
事实上,面对行业发展困境,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一些钛白粉企业已经开始强化管理、创新技术、加速产品研发,争取差异化发展。
谢湘云介绍说,目前我国脱硝钛白粉、高档塑钢专用钛白粉、高档奶膜专用钛白粉、高档造纸专用钛白粉等新产品已经取得突破,工业试制品已投放市场,客户反映较好,满足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有的甚至可以替代进口。
技术的升级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面对产能过剩现象,蔡绪波认为短期内难以改变。他表示,2013年,随着出口的较快增长,国内表观需求预计有所下降。预计2015年我国钛白粉表观消费量约为280万吨,而到2015年拟建、扩建项目全部投产后,中国钛白粉产能将超过450万吨,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谢湘云也认为,近两年我国钛白粉市场形势难以根本好转,实现全行业盈利仍面临严峻挑战。
谢湘云分析说:“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既有复苏迹象,也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匀问题,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成长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从国内来看,钛白粉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保和"三废"资源化利用的压力加大等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平缓,钛白粉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虽然我国钛白粉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一些企业的产品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能够冲击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寥寥无几,经营形势欠佳。”
“因此,钛白粉企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综合战略措施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同时立足国内、走向世界。”谢湘云说,“这已经成为全行业重大而紧迫的任务。”